台灣綠裝修發展協會年會暨表揚大會對室內設計的貢獻
2025 年 9 月 12 日,社團法人台灣綠裝修發展協會在年會暨表揚大會中,進一步彰顯「綠裝修」在室內設計與綠建築領域中的改革與實務應用,這一活動對整個室內設計界帶來的價值不可小覷。本篇文章就從「綠裝修得獎案例」、「綠裝修對於室內設計的堅持」與「綠裝修與綠建築設計的關聯性」出發,並輔以綠建築案例分析,依據真實資料說明這場年會與協會制度對提升台灣室內設計品質與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貢獻。
綠裝修得獎案例與真實實踐
就目前公開資料來看,2025/9/12 年會的具體得獎案場(個別建案名稱與完整細節)尚未完全公開,但台灣綠裝修發展協會所推動的GD(Green Design)綠裝修認證,過去已有多項得獎案例與認證實例可供參考與分析。
以下是真實案例與數據整理,幫助了解「綠裝修得獎案例」在實務上如何落地,以及這些案例對室內設計的影響:
案例名稱/設計公司 | 認證等級/得獎內容 | 室內設計重點(材料、流程、健康) | 成效/特色亮點 |
---|---|---|---|
繆*雅集(MUSE ARISTO) | 多件 GD 認證案場(2021 年起完成超過 70 件認證案場,總面積超過 7,840 平方公尺) 繆思雅集 | 強調低甲醛裝修、材料透明度、施工過程與空氣品質監測、設計師與工班健康議題皆納入規劃流程中 繆思雅集 | 不僅提升居住者健康感受,也因案場多、面積大,使業主及設計公司累積豐富經驗,此公司也因而獲邀成為協會理事,參與規範制定與政策倡導 繆思雅集 |
黃金級住宅案實務檢討案例 | 黃金級等級 GD 綠裝修認證 | 涵蓋規劃設計階段之材料選用、施工過程管理、完工驗收與室內環境品質檢測等項目 Airiti Library | 通過此等級認證的住宅在設計與施工上成本雖較高,但從長遠看,住戶在健康、空氣品質與維護成本上有所下降,也讓設計師與消費者看到綠裝修的價值與可操作性 Airiti Library |
綠裝修對室內設計的堅持:核心元素與制度保障
從上述案例與協會推動面來看,綠裝修對於室內設計有以下幾項堅持,這些也是協會年會與表揚制度強調與獎勵的重點:
材料安全與健康性:室內裝修中常見的甲醛、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問題,在綠裝修的認證標準中被嚴格把關。材料須有明確標示來源與檢測報告,選用低污染或無污染之建材。這保證了裝修後的室內空氣品質。
施工過程之管理與監控:不僅是設計完畢與材料進場,綠裝修制度要求在整個過程中(規劃設計、施工中、施工後驗收)均有標準流程,以及中期或階段檢測/監控。這樣可避免因為施工不當而造成污染、材料瑕疵或後續維護問題。協會的「三期四階五把關」正是這樣的制度設計。
設計與功能的融合與可操作性:綠裝修不是單純把「綠色材質」塞進設計,而是設計師在規劃室內空間時就納入與空氣流通、採光、通風、維護便利性、舒適性、永續耐用的材料、甚至未來拆卸與回收考量。這樣的設計思維,需要比傳統室內設計更多的跨領域知識與時間。
標準化認證制度與等級制度:台灣綠裝修發展協會所制定的 GD 綠裝修認證,設有明確等級(合格級、標準級、黃金級、白金級等),使設計師與業主明白各種投入與效益之間的對應關係。黃金級案例常被分析,因其投入與回報比明顯。 Airiti Library
透明與教育/推廣:一個設計案要獲得認證,不僅需要設計與施工品質,還要讓消費者與業界看得見標準與過程。例如授證典禮、表揚得獎者、公布認證案場、公開材料、教導設計師與工班等。這在年會暨表揚大會中是核心活動之一。 GD認證+1
綠裝修與綠建築設計的關聯性
綠裝修與綠建築並非獨立,而是有非常密切的關聯與互補性:
綠建築通常著重建物整體的節能、省水、環境共融、被動式設計(採光、通風、隔熱等)以及外部空間與景觀設計,而綠裝修則專注於建築物內部裝修部分,包括材料、室內環境品質、工藝和健康性。兩者若能搭配,可以在整體建築與室內環境之間達到更加全面的永續與健康績效。
綠裝修認證制度常參考國際綠建築認證如 LEED、WELL、EEWH 等在室內環境品質(IEQ,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部分的標準,並作適切調整以符合台灣本地氣候、文化與市場需求。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奇日設計+2
綠建築案例分析往往提供可供借鏡的設計策略,如自然採光設計、通風規劃、節能設備的使用、雨水回收、綠化植栽、遮陽設計等,這些策略在室內空間與裝修中的應用,正是綠裝修設計師所能學習與整合的元素。以下是幾個代表性的綠建築案例分析,有助於理解這些關聯性:
綠建築案例分析:代表作與室內啟示
這裡整理兩至三個真實的綠建築案例,重點分析其設計特點與對室內裝修/設計師的啟示。
綠建築案例 | 設計/建築特點 | 室內裝修/室內設計上的啟示 |
---|---|---|
孫*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國立成功大學) | 採用節能、省水、雨水利用等 13 種綠建築設計,達到節能 65% 的目標,是亞洲首座取得 LEED 白金級教育大樓。 DailyView | 室內設計師在此類建築中,可以從採光、空氣流通、照明設計與節能設備整合中學習如何降低室內能耗,同時提升室內舒適度。材料選用上,應選擇與外部綠建築外殼一致或相容性的建材,例如隔熱窗、光控燈具、低能耗空調系統等。 |
台灣綠建築案例若干 & 國際案例(比照 LEED 或其他認證) | 被動式設計 + 主動式系統整合,如遮陽板、自然通風+機械換氣系統、雨水回收、綠化植栽等。 奇日設計+1 | 室內裝修在這樣的建築中必須考慮遮陽與光線控制、窗型與隔熱材質的選擇、室內裝潢與結構之間的協調,以及空氣品質設備(排風、空氣過濾、VOC 控制等)。此外設計師要考慮維護與可拆卸性,以配合整個建築生命周期。 |
年會暨表揚大會 2025/9/12 的突破與貢獻
雖然公開的細節尚未完全揭露,但依據綠裝修發展協會過往經驗與制度運作,以及該年會的性質與安排,可以推測並總結以下貢獻:
強化認證與表彰制度的公開性與激勵性:年會與表揚大會不僅是對已通過 GD 綠裝修認證或得獎者的肯定,也提供舞台讓更多設計師、業主與公眾了解這些案場的設計標準與得獎原因。這種公開透明有助於提升整體市場對綠裝修的信賴與需求。
擴大綠設計師與綠案場的數量與範圍:過去統計中,協會在 2025 年已授證綠設計師超過 2000多位,並有多家綠據點空間供業主選擇。 GD認證 年會中表揚新案場與新版標準,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此數量與影響範圍。
促進室內設計行業的制度改革與流程透明化:協會透過「三期四階五把關」制度,把從規劃設計 → 材料選用 → 施工中管理 → 完工驗收 → 室內環境檢測等流程明確化。年會若對此制度執行成果進行報告與討論,有助於設計業者內部對流程品質的重視與提升。
與綠建築設計者、政策制定者與學術界的對話平台:得獎與表彰活動常邀請學界、政府、業界代表參與,如過往的授證典禮中即包含建築研究所、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等學術與研究單位。這樣的互動有助於政策支持、學術研究與設計實務三方形成良性迴圈。
宣揚「室內健康環境」作為裝修與設計的核心價值:年會及表揚獎項中,強調不僅是美觀、風格,更重視居住者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材料毒性、維護性與永續性等。這對設計師在接案時必須提高敏感度與專業能力。
室內設計界的改革方向與未來挑戰
從年會與綠裝修制度的發展,可以看出整個室內設計行業正朝下列方向改革:
專業能力提升:設計師與工班需更多掌握健康裝修、材料科學、空氣品質檢測與維護等知識。過去案例如繆思雅集即因多案場與認證經歷累積專業聲望。 繆思雅集
標準與認證的普及與細節化:如黃金級與白金級的標準需要逐步被設計師與消費者理解與操作,以及成本透明化。
政策與市場動能結合:政府若提供稅率優惠、補助或法規支持,綠裝修與綠建築才能成為主流,設計公司與材料商也才有足夠誘因投入。
成本與效益的評估、案例分享:除了美觀與健康,也要讓消費者與業主看到效益,如節能、減少維護成本、提昇房屋價值等。年會得獎案例的公開分享能幫助這一點。
挑戰則包括:
認證成本與施工成本可能較高,對於預算有限的案子不易執行完整標準。
設計師與施工者人力資源、材料供應鏈是否能普遍配合標準。
綠裝修與綠建築在氣候、地域差異上的落地差異(例如氣候炎熱潮濕、颱風、濕度控制等問題)。
消費者教育仍需加強:讓業主了解「為什麼要多花成本做綠裝修」以及「投資回報是什麼」。
小結
台灣綠裝修發展協會於 2025 年 9 月 12 日舉行的年會暨表揚大會,是室內設計與綠裝修領域一次重要的里程碑。藉由認證與表彰制度,彰顯綠裝修得獎案例的實際價值;堅持材料健康、安全、施工過程品質與室內空氣環境;與綠建築設計緊密結合;並透過綠建築代表案例的設計特點分析,讓整個業界有標竿可循。
未來,若這樣的改革與推動能持續擴大,室內設計將從單純的美學出發,更全面地涵蓋健康、永續與環境責任,而這將是台灣乃至全球設計業在面對氣候變遷與居住品質提升需求時所應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