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怎麼養?新手也能成功的多肉照顧繁殖全攻略
想讓多肉植物長得漂亮、葉色飽滿不徒長,關鍵就在於掌握「水分、日照、土壤」三大原則。雖然多肉植物被稱為「懶人植物」,實際上仍需要正確的養護知識,才能避免爛根枯萎。以下詳盡教你從 多肉植物照顧繁殖、換盆技巧、多肉植物怎麼種,到排行榜人氣推薦、可室內養的多肉,一次掌握!
多肉植物怎麼照顧?澆水+光線+通風三原則
何時澆水?
多肉植物不需頻繁澆水,以「土壤完全乾燥後再澆透」為原則。室外日照充足的環境約 7~10 天澆一次;室內光線不足或通風差的環境,每 14~20 天澆一次即可。澆水澆到水從盆底孔洞流出,才算澆透。光照要充足
盡量放在半日照或散射光環境,如果長期陰暗容易徒長、葉片稀疏。夏季高溫中午要避開直射光,避免曬傷。通風很重要
放置於空氣流通的位置,減少悶熱造成的黑腐或爛根。
初學者推薦的多肉植物排名TOP5
排名 | 植物名稱 | 特點 | 是否可室內放置 |
---|---|---|---|
1 | 朧月 | 耐旱、生命力強 | ✔️明亮窗邊可 |
2 | 乙女心 | 葉片變紅超可愛 | ✔️需充足散光 |
3 | 桃之卵 | 圓潤葉形粉嫩顏色 | ✔️需良好通風 |
4 | 十二之巻 | 葉片直立條紋鮮明 | ✔️低光也可 |
5 | 兜 | 無刺球型仙人掌 | ✔️半日照即可 |
多肉植物怎麼種?盆器與介質選擇超重要
花盆:建議選有孔陶盆或塑膠盆,避免積水。
土壤配置:使用排水佳的介質,例如:
3 份粗砂(或赤玉土)
2 份泥炭土
1 份珍珠岩
換盆時機:每 1~2 年換一次盆,避免根部盤根或土壤硬化。春秋為最佳換盆季節。
多肉植物繁殖技巧懶人包(葉插、扦插、播種比較)
繁殖方式 | 難易度 | 適合時機 | 操作重點 |
---|---|---|---|
葉插法 | ★★★☆☆ | 春秋生長期 | 健康葉片自然晾乾→放在土表→維持微濕 |
扦插法 | ★★★★☆ | 春秋 | 枝條砍頭晾乾→插入介質→通風等待發根 |
播種法 | ★★★★★ | 春秋 | 種子撒細赤玉土→覆薄土→保濕發芽 |
多肉植物換盆操作教學
停止澆水3~5天,確保土乾易脫盆。
輕輕取出植株,清除舊土與枯根。
填入新介質,將多肉放入。
先不澆水放陰涼處2~3天,待傷口癒合再補水。
不用日照的多肉植物?室內養也OK的品種選擇
若家中採光不佳,也可選擇耐陰性較高的多肉植物:
品種 | 特性 | 適合位置 |
---|---|---|
十二之卷 | 葉細挺立可愛 | 書桌、辦公桌旁 |
玉露 | 透明水晶葉片 | 室內窗邊 |
觀音蓮 | 很耐陰易活 | 室內角落 |
虎尾蘭(多肉類型) | 空氣淨化效果好 | 客廳、玄關 |
多肉植物常見問題Q&A
Q1:多肉植物可以放室內嗎?
A:可以,但建議靠近窗邊明亮位置,並維持良好通風。若光線不足會導致徒長。
Q2:多肉植物葉子變黃、變軟,是澆水太少還是太多?
A:多數情況是澆水太多導致根部缺氧,應立即減少澆水頻率並改善排水。
Q3:換盆後多久可以澆水?
A:建議2~3 天後再澆水,讓剪根傷口自然乾燥,避免黑腐。
結語:養好多肉植物的黃金心法
想讓多肉植物長得美又久,請牢記「水乾再澆、半日照、好通風」三大法則,並搭配疏水介質與定期換盆。再進階掌握葉插、扦插等繁殖技巧,不但能防止爆盆,還能一盆變多盆!
當多肉植物因環境潮濕、通風不良而開始「發霉」時,通常代表土壤或植株表面已有黴菌滋生,這時應立即處理,以下提供三個常見補救方式:
① 立即修剪、清除發霉部位
使用消毒過的剪刀或鑷子,將 發霉的葉片、根部或黴點部位剪除。
修剪後放在陰涼通風處風乾,讓傷口自然癒合(1~2天),避免立刻澆水。
② 更換乾燥新介質、重新換盆
將原本潮濕發霉的土壤全部丟棄,更換為排水性佳的多肉土(比例如3:2:1=赤玉土:泥炭土:珍珠岩)。
換盆時同時檢查根系,剪掉黑爛或軟化的部分,再種入乾燥的土壤中。
移至通風良好、有散射光的位置,3~5天後再開始少量澆水。
③ 改善通風+使用殺菌粉或肉粉
將盆栽移至空氣流通處,減少悶熱潮濕環境。
可在剪除傷口處 撒上肉粉、硫磺粉或桂花粉(園藝用殺菌粉),防止黴菌再感染。
若黴菌嚴重蔓延,可噴灑稀釋過的「多菌靈」或「免洗型殺菌劑」進行 防治(避免濃度過高以免灼傷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