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築標章申請流程全攻略:候選證書、等級評定與申請要點解析
智慧建築標章申請流程分為兩個主要階段,首先是在規劃設計及建造執照核發後,申請「候選智慧建築證書」;其次是在建築物完工、取得使用執照後,再提出「智慧建築標章」申請。這兩個階段各有不同的作業要點與送件需求,且皆需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訂定之規範進行。
一、智慧建築標章申請的基本資格
依據《智慧建築標章申請認可評定及使用作業要點》,符合以下條件的建築物方可申請:
已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
經主管建築機關認定為合法建築物。
已完工之特種建築物(如醫院、商場、體育館等)。
經文化主管機關核准修復或再利用之建築物,且經查驗通過。
此資格確保智慧建築標章不僅用於新建案,也涵蓋部分既有建築修復再利用的情境。
二、候選智慧建築證書的申請流程
候選智慧建築證書的申請是標章核發前的重要前置作業,通常發生在建築物仍處於規劃設計與施工階段。
送件內容:申請人需檢具「智慧建築標章審核認可申請書」及六個月內核發的評定書。
送件單位:向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提出。
審查時限:申請案件受理後,應於 22日內完成評定,並出具評定書。
審查流程:如文件不齊,審查單位會退回補正;若符合要件,則核發候選智慧建築證書。
候選證書是後續申請正式智慧建築標章的必要條件,象徵該建築在設計規劃上已符合智慧建築的核心要求。
三、智慧建築標章的正式申請流程
在建築物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後,即可依規定申請正式標章。
送件文件:智慧建築標章審核認可申請書、評定書(六個月內核發)、以及候選智慧建築證書。
申請單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審查時限:自受理日起 50日內完成評定,並出具評定書。
核發流程:評定通過後,建研所將報內政部核定,並頒發「智慧建築標章」證書。
這份標章證書是建築物通過智慧化設計、資訊系統、能源管理等面向評定後的最終成果。
四、智慧建築標章等級分類
智慧建築標章並非一律等級,而是依據建築物智慧化程度進行分級:
合格級
銅級
銀級
黃金級
鑽石級
不同等級代表建築在 資訊通信整合、設施管理效率、能源控制與安全監測 等方面的差異,銀級以上標章在市場價值及租售競爭力上更具優勢。
五、智慧建築標章與綠建築標章的差異比較
智慧建築與綠建築常被同時討論,兩者雖同為建築評定制度,但著重面向不同。以下整理比較表格,方便理解:
項目 | 智慧建築標章 | 綠建築標章 |
---|---|---|
主要目的 | 建築智慧化、資訊整合、能源管理、安全監控 | 節能減碳、環境永續、資源循環 |
申請階段 | 規劃設計階段:候選智慧建築證書 完工使用執照後:正式智慧建築標章 | 規劃設計階段:候選綠建築證書 工程驗收後:正式綠建築標章 |
申請流程 | 依《智慧建築標章申請認可評定及使用作業要點》辦理 | 依《綠建築標章申請流程》辦理 |
等級分類 | 合格、銅、銀、黃金、鑽石 | 合格、銅、銀、黃金、鑽石 |
評定機構 | 智慧建築標章評定專業機構 | 綠建築標章評定專業機構 |
市場效益 | 強調建築智慧化、居住便利性與安全性 | 強調永續價值與節能效益 |
六、智慧建築標章查詢與審查機構
所有已核發標章的案件,皆可透過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智慧建築標章查詢系統 查詢。這能提升透明度,讓民眾、投資者、租戶能清楚了解建築是否具備智慧化評定。
此外,智慧建築標章評定專業機構 會依規定進行評分與審查,確保評定結果客觀公正。
七、公有建築物申請智慧建築標章適用範圍
根據內政部規範,公有建築物的申請有更明確要求:
公有新建建築物工程造價達 5,000萬元以上,於一樓樓版勘驗時,應檢附合格級以上候選綠建築證書。
於工程驗收階段,需取得合格級以上綠建築標章後,才能進一步申請智慧建築標章。
相關規範列於 公有建築物申請智慧建築標章適用範圍表。
這使得政府工程在規劃與施工過程中,必須同時兼顧智慧化與永續化。
八、智慧建築標章好處
申請並取得智慧建築標章,對建築物與使用者皆有顯著效益:
提升建築價值:智慧建築標章等級越高,市場認可度越高。
節能與智慧管理:降低能源浪費,並透過智慧系統優化管理成本。
居住安全與便利性:結合智慧安防與物聯網,提高生活品質。
政策與法規符合性:對於政府工程或特定建築用途,是必要條件。
永續發展:與綠建築並行,帶動城市智慧化與永續化發展。
九、申請流程總結
智慧建築標章申請流程清晰而嚴謹,主要重點如下:
二階段制:候選智慧建築證書(設計階段)+正式智慧建築標章(完工階段)。
送件審查時限:候選證書22日內完成,標章50日內完成。
等級評定:合格到鑽石五級,象徵不同的智慧化程度。
查詢公開:所有核發案件可透過線上系統查詢,確保資訊透明。
公有建築強制性:大型公共工程必須納入綠建築與智慧建築雙標準。
透過正確申請流程與規劃,智慧建築標章不僅是一種認證,更是提升建築市場競爭力與實現永續智慧生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