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半戶外、半開放區域」在管理與設計上需特別注意的重點與建議

一、空間性質的界定與法規認知
  1. 半戶外(Semi-outdoor)與半開放(Semi-open)空間定義不同

    • 半戶外空間:有屋頂、有部分外牆或遮蔽,與室內相連,如茶水間外推區、陽台、騎樓、露台遮棚。

    • 半開放空間:通常指通風開放、未完全封閉但具使用功能的公共區域,如社區走廊、共享休息區、開放交誼廳。

    • 法規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編 §160、§162,若設有遮雨棚、欄杆、固定設備等,應列入建蔽率考量並依法報備。

  2. 使用行為屬性

    • 若設置座椅、販售機、茶水間等設備,即屬「公共使用區域」,須符合消防、無障礙設施、照明及排水規範。

    • 若屬半開放式吸菸區、用餐區、展示空間,應遵守環保與衛生管理法規。

  3. 公共空間 vs 半戶外空間 vs 半開放空間 一覽表:

    分類定義與使用範圍常見空間舉例法規與管理重點設計注意事項
    公共空間任何人皆可進入或共同使用的區域,屬建築主要使用空間之一大廳 Lobby、櫃台 Reception、會議室 Conference Room、茶水間 Pantry、飯店交誼廳 Lounge、走廊 Corridor須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室內裝修、防火、照明、無障礙等規範;屬建築使用執照範圍需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照明足夠、隔間防火、動線流暢
    半戶外空間有屋頂或遮蔽物,部分牆面開放,與室內空間相連但非完全封閉陽台、騎樓、外推茶水間、遮雨棚下休憩區依《建築技術規則》第160條屬附屬建築物,需結構報備與防火材料檢定;不得任意封閉通風與採光須自然流通;遮雨棚材質(塑鋁板、PC板、玻璃)須符合法規;排水與防水坡度要足
    半開放空間通風開放、界線模糊、具社交與過渡功能,非完全室內亦非完全戶外開放交誼廳、露台座位區、社區花園休息區、商場戶外咖啡區若供公眾使用,須符合《公共安全檢查辦法》與《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噪音、照明亦需管理強調開放感與人流互動;材質須耐候防滑;可設半高牆或格柵界定範圍

二、設計規劃層面注意事項
項目設計重點法規依據/實務建議
1. 結構安全遮雨棚、鋁構或PC板屋頂須有結構技師簽證《建築技術規則》第160條
2. 防火防煙選用不燃或一級防火建材;不得封閉逃生通道《建築防火設計規範》
3. 防水排水須設坡度、排水孔,防止積水滲漏《建築物附屬設施設計準則》
4. 通風採光半戶外空間應保持自然通風、採光≥20%《建築技術規則》第33條
5. 無障礙動線通道寬度≥90公分,轉角≥120公分《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附屬規範
6. 隔音與鄰擾若為社區公共區,須控制噪音<70dB《噪音管制標準》
7. 照明安全防水電線槽、防蝕燈具、避免漏電《電器安全規範》
8. 景觀與材質整合材質應與主建築外觀協調《建築外觀設計審查要點》

三、管理維護層面注意事項
  1. 權責歸屬明確化

    • 若屬大樓或社區公共空間,管理委員會應登錄使用規範與維修責任。

    • 商辦空間則由業主或物業管理單位統一維護,定期檢修遮棚、照明與防水。

  2. 使用時間與用途規範

    • 半開放區域若為交誼廳、茶水間外推,應明定開放時段與用途,避免違法商用或夜間噪音干擾。

    • 禁止擅自加裝牆面、封閉空間、違規設置儲物櫃等。

  3. 防火檢查與安全檢測

    • 半戶外空間若設有插座、照明或加熱設備,須通過消防局安全檢查。

    • 確保消防通道暢通、滅火器易取、燈具防水等級IP65以上。

  4. 環境衛生與防疫維護

    • 定期清洗排水溝、防蚊蟲積水。

    • 若為共享飲食空間(如Pantry),須設獨立洗手台與清潔管理。


四、常見問題與對應建議
問題潛在風險改善建議
半戶外區加裝玻璃窗可能被視為「擴建」違法採用可拆式鋁框、活動百葉,並報備使用
PC板遮雨棚老化滲水易導致滲水與崩裂危險建議每5年更換並加防UV層
社區騎樓作休憩區涉及公用通道佔用須報請地方政府審核並標示行人動線
公共區域夜間照明不足安全疑慮與治安問題安裝光感應LED照明,維持基本亮度
飯店交誼廳外推涉及建蔽率及防火審查須由設計師提出結構與防火報告

五、整合性管理建議(實務流程)
  1. 設計階段:與建築師及結構技師協作 → 依據用途選擇材料(塑鋁板、玻璃、PC板) → 模擬通風與採光。

  2. 報備階段:依《建築法》第73條向主管機關報備 → 若影響建築外觀或耐震結構,須變更設計核准。

  3. 施工階段:監造單位檢查防火材質、結構穩定與防水系統。

  4. 驗收與管理階段:交由物業管理登錄為「公共設施」,每年檢修並記錄。

總結

公共空間與半戶外、半開放區域的設計,並非僅是外觀延伸,而是牽涉 法規、安全、使用權責人文互動 的綜合課題。
要兼顧美觀與實用,建議遵循三大原則:

  1. 法定安全不可省:確保結構、防火、防水均符合規範。

  2. 動線通風要自然:保持開放性與舒適度,避免封閉與悶熱。

  3. 管理制度要明確:訂立公用區使用準則與維護計畫,讓公共空間真正成為安全、友善的社交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