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裝潢流程完整攻略:一次掌握自己發包、DIY 與施工順序

自己裝潢最重要的三件事:順序正確(從內到外)溝通與合約到位預留時間與預算緩衝。若想自己發包(裝潢自己發包)或採取自己統包、自己統籌工班,必須會判斷哪些工項能做 DIY(室內 裝修 DIY)、哪些必須交給專業,並掌握新屋裝潢施工順序與中古屋裝潢順序之差異。


一、先看重點:自己發包(自己裝潢)要會的事
  • 明確列出功能與風格需求(有助與工班溝通,避免返工)。

  • 先做現場丈量與電力估算(會影響水電工程及空調配置)。

  • 先排「拆除 → 水電 → 泥作 → 木作 → 油漆 → 系統櫃/地板 → 家具/清潔」(新屋與中古屋順序差異很大,不只在於是否需拆除、補強與舊管線更新,還有原有是否堪用,拆除及新作的介面等等)。

  • 重要決策:先油漆還是先系統櫃? 建議通常「先油漆後系統櫃」,但部分系統櫃需先固定骨架者,應在現場確認後協調。

  • 自助資源:使用自己設計裝潢app 做平面模擬、參考自己裝潢Mobile01 的實例與工班評價、觀看裝潢diy教學以降低簡單工項成本。


二、比較表:新屋 vs 中古屋(施工順序與注意事項)
階段新屋裝潢施工順序中古屋裝潢順序與重點
保護/準備保護地面、門框、電梯空間同左,並評估舊物件是否需預先拆除
拆除少(多為保護)必要:舊櫃、隔間、磁磚等拆除(含廢棄物處理)
水電拉管布線、冷氣管路先行更新老舊配線、檢測水路、必要時更換總電箱
泥作/防水浴室防水、地坪找平加上舊牆修補、壁癌處理、原有磁磚補強或替換
木作天花、隔間、櫃體骨架木作修補或重做,注意結構安全
油漆牆面底漆、面漆先做修補、封底,再油漆避免滲色問題
地板/系統櫃木地板鋪設、系統櫃安裝若舊地板拆除,順序調整,系統櫃需丈量確認
收尾驗收家具、窗簾、清潔、點交同左,並特別檢查拆除後的結構問題

三、自己發包裝潢順序細節(逐步說明)
1. 裝潢前的準備(設計、丈量、合約)
  • 現場丈量:精準丈量是避免錯誤下訂製或預留空間不足的關鍵。

  • 平面圖與配置:利用自己設計裝潢app 或設計師草圖,確認電器位置、插座數量、櫃體尺寸。

  • 簽約要點:明確工程範圍、材料等級、付款條件、保固條款與工期(含不可抗力調整機制)。

2. 保護與拆除
  • 先行保護公共空間、樓梯與門框。中古屋進行拆除時,務必先確認承重牆與管線位置,避免破壞結構或主排水。

  • 廢棄物清運要預先規劃(是否由發包方或工班負責)。

3. 水電工程(先行)
  • 「先破壞後重建」原則下,水電通常在泥作與木作前完成粗配管(冷媒管、排水、電力主線)。

  • 要確認每處插座/燈具用途(冰箱、微波爐、冷氣、電熱水器等)並計算總負載,避免跳電;高耗能電器需獨立迴路。

  • 注意!如果是中古屋,還是請專業的技師評估是否可以沿用或者新作。
4. 泥作與防水
  • 浴室防水應做 24~72 小時滲水試驗(視材料與工程要求),確保合格再貼磚。

  • 地坪找平與磁磚施工要等水電管線埋設完成且固定穩固。

  • 注意!除非本來就熟悉泥作與防水的工項,不然還是找有執照且七年以上執行過中古屋翻新案件的設計師或設計公司監工。
5. 木作工程(骨架、櫃體)
  • 木作包含天花板、隔間、櫃體櫃骨,需與電工同步確定燈洞、線槽位置。

  • 若做系統櫃(或系統家具),先確認工廠尺寸、安裝順序與能否配合油漆時間。

6. 油漆工程(先油漆還是先系統櫃)
  • 一般建議先完成牆面油漆(牆面面漆)後,再安裝系統櫃,可避免櫃體遮蔽牆面造成後續修補困難。

  • 若系統櫃需做牆面預留或騰空,則須在木作階段預留定位,再於油漆時協調接縫處理。

  • 油漆順序:底漆 → 批土打磨 → 面漆(至少兩道),並等待足夠乾燥。

7. 地板、系統櫃安裝與收尾
  • 地板鋪設通常在油漆完成後或與系統櫃協調(避免重壓造成塵土回流)。系統櫃安裝需按圖確認插座與洞位。

  • 收尾包含五金安裝、窗簾桿、燈具、門檻、細部縫隙填縫、整體清潔與點交。


四、裝潢自己發包如何不吃虧:實務六步驟(可操作清單)
  1. 能力評估:了解自己是否有時間與基礎知識(如裝潢diy教學所示的基本技巧)。

  2. 工班來源:多採「朋友推薦 + 線上評價(例如自己裝潢Mobile01) + 比價平台」三管齊下。

  3. 篩選工班:要求施工照片、實際案場參觀或查看同樣工項案例;確認工班保險與報價明細。

  4. 合約與付款條件:分階段付款,保留部分款項至完工驗收,並簽訂保固條款。

  5. 施工監工:每天簡短巡場(或委託可信監工),重點檢查水電、位置與材料是否符合合約。

  6. 驗收清單:含防水測試、插座通電檢查、門窗尺寸誤差、木作接縫、油漆色差、地板平整度等。


五、室內 裝修 DIY 與可自做項目(裝潢diy教學重點)
  • 適合 DIY 的項目:牆面簡易油漆、家具組裝、簡單燈具更換、窗簾桿安裝、貼壁紙(小面積)。

  • 不建議 DIY 的項目:水電主幹布線、防水施作、結構改動(承重牆)、大型泥作、複雜木作。

  • 使用自己設計裝潢app 幫助配色與家具排設,減少現場改動次數。


六、自己設計裝潢app、自己裝潢Mobile01 與線上資源
  • 自己設計裝潢app 可快速做平面模擬、傢俱擺放與尺寸校正,利於與工班溝通。

  • 社群平台如 Mobile01 的裝潢討論區(自己裝潢Mobile01)提供工班評價、工法討論與真實施工照片,是篩選與學習的重要來源。

  • 觀看裝潢diy教學影片與閱讀施工流程文章,可學到油漆、貼磚、簡易修補等基礎技能。

  • 裝潢蟑螂應該多數是自己發包的時後找來的吧!!注意!請避雷還是找專業的來。

七、時間表與預算建議(實務參考)
  • 建議預估總工期(新屋)約 2~3 個月起(目前缺工的情況可能更難掌握,此時間應該是含系統櫃製作與驗收);中古屋則因拆除與修補增加至 4–6 個月 或更長。

  • 常見工期參考:木作2–4週、油漆3–10天、地板3–5天、系統櫃丈量與安裝2–4週。

  • 預算緩衝:自行發包的話,發建議至少保留 10–15% 或者更多,作為突發或變更費用。


八、驗收要點檢核清單(交屋前逐項確認)
  • 水電:所有插座通電、燈具開關正常、無短路或漏電。

  • 防水:浴室防水測試通過(積水無滲漏)。

  • 木作:櫃體門片平整、合頁與滑軌順暢、接縫密合。

  • 油漆:色差、流痕、滲色或氣泡問題。

  • 地板:板縫平整、無翹曲、門檻高度一致。

  • 系統櫃:尺寸與牆面接合無大縫、釘固穩固。

  • 清潔:無明顯粉塵、廢料清運完畢。


結語(給想自己發包的人)

自己發包或自己發統包裝潢覺得可以節省部分費用、或者希望完全掌握風格者可嘗試,但要承擔更多監督與溝通成本。透過事前詳列需求、運用自己設計裝潢app、參考自己裝潢Mobile01 的實例、並遵守「拆除→水電→泥作→木作→油漆→系統櫃→家具→清潔」的順序(釐清新屋裝潢施工順序與中古屋裝潢順序差異),能大幅降低出錯風險;中古屋就建議還是找經驗非常多的設計師或統包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