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應用:突破創新與提升產品服務價值的實務指南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以人為本的問題解決方法,常被企業與教育場域用於解決棘手問題、推動創新與產品服務開發。透過「同理心(Empathize)」、「定義問題(Define)」、「創意發想(Ideate)」、「原型製作(Prototype)」及「測試(Test)」五大步驟,設計思考能夠有效引導團隊找出關鍵需求,並發展可落地的解決方案。


設計思考是什麼?核心概念解析

設計思考的核心在於「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不同於傳統從技術或流程出發的問題解決方式,設計思考重視跨領域協作與創意發想。透過系統化流程,設計思考幫助團隊從複雜問題中提煉出核心需求,並產生創新解決方案。

設計思考流程通常可分為 4D 或 5步驟,核心階段如下:

階段說明典型方法
同理(Empathize)從使用者角度理解需求與痛點使用者訪談、觀察、問卷調查
定義(Define)聚焦問題,明確界定挑戰問題陳述、核心需求列表
創意發想(Ideate)發散思維,探索各種可能解決方案腦力激盪、概念圖、組合/消除/改變/反向思考
原型(Prototype)將概念快速轉化為可視化模型產品模型、服務流程圖、故事板
測試(Test)收集使用者反饋,調整方案實地測試、使用者訪談、數據分析

在實務中,設計思考不僅用於產品開發,也廣泛應用於服務設計、教育教學以及公共衛生與健康產業等領域。


設計思考創新:方法與應用

設計思考在創新過程中,常使用 組合(Combine)消除(Eliminate)改變(Change)反向(Reverse) 四種策略來激發創意:

  1. 組合(Combine):將兩種產品或服務結合形成新的價值

    • 例如:將鮮食與飲料組合,形成「早餐組合」提升便利性與銷售額。

  2. 消除(Eliminate):移除不必要的元素,簡化流程或產品

    • 例如:餐飲業簡化套餐內容,去掉低銷售率商品以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

  3. 改變(Change):改變流程或服務方式以提升體驗

    • 例如:改變外送流程,使顧客能透過App即時追蹤餐點狀態。

  4. 反向(Reverse):將常規做法反過來思考,尋找突破口

    • 例如:將線上購物流程反向設計,讓顧客先選擇配送時間再選產品,提高滿意度。

這四種策略不僅能促進產品或服務創新,也能應用於教育教學、公共政策及組織流程改造。

 


設計思考案例分析:真實應用場域
案例一:服務設計的創新

某銀行在設計新型金融服務時,運用設計思考流程:

  • 同理:透過訪談與觀察,了解顧客在申請貸款的痛點,發現流程複雜且等待時間過長。

  • 定義:聚焦「如何縮短貸款申請時間並降低顧客焦慮」為核心問題。

  • 創意發想:採用組合與改變策略,提出「線上初步申請 + AI審核 + 客戶顧問指導」的新流程。

  • 原型:建立簡化App介面,模擬貸款申請操作。

  • 測試:邀請顧客試用,收集反饋並調整流程,最終成功降低貸款審核時間 50%。

案例二:產品開發創新

科技公司在開發新型耳機時,運用設計思考:

  • 同理:觀察使用者在通勤中使用耳機的痛點,如耳塞掉落、續航不足。

  • 定義:聚焦「舒適、長時間續航、易於攜帶」作為設計目標。

  • 創意發想:採用組合策略,將耳機 + 充電盒 + 藍牙追蹤功能結合成新產品;並透過反向思考,挑戰傳統耳機造型設計。

  • 原型:製作可拆卸耳機與輕量充電盒模型。

  • 測試:進行用戶試戴與實地使用,最終產品獲得市場高度好評。


設計思考在教育現場的應用

設計思考不僅能提升商業創新能力,也被教育部推動成為課程設計的重要工具。教師可以透過設計思考步驟,引導學生從使用者需求出發,完成創意方案。其主要價值包括:

  1. 提升創新能力:透過跨領域協作,學生學會探索不同解決方案,發揮創造力。

  2. 加強溝通與合作:小組討論與角色扮演,增進學生的表達與協作能力。

  3. 系統化思考訓練:從問題定義到原型測試,學生學會有系統地思考問題與落實方案。

教育現場中,常用的設計思考工具包含故事版、情境調查、快速原型製作與使用者訪談,能有效協助學生釐清問題脈絡,並發展可行的課程或學習方案。


設計思考產品開發與服務設計比較

為了更清楚理解設計思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可參考下表分析:

領域主要應用核心目標常用方法
產品開發(UI/UX、硬體產品)創新產品設計、改善使用者體驗提升市場競爭力,創造新價值組合/消除/改變/反向、原型製作、使用者測試
服務設計(金融、餐飲、醫療)優化服務流程、提高顧客滿意度增加效率與顧客忠誠度使用者旅程圖、快速原型、情境調查、故事板
教育與學習課程設計、創意思維培養提升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原型課程設計、使用者需求分析
公共衛生與健康產業改善患者體驗、優化醫療流程提升醫療效率與健康成果同理研究、流程改造、服務原型、測試與反饋

設計思考的延伸應用與策略

設計思考並非僅侷限於產品或服務開發,其思維模式也可應用於行銷創意、組織流程改造及生活問題解決。例如:

  • 行銷創意點子:在團隊無法立即產生創意時,使用設計思考策略(組合/消除/改變/反向)進行腦力激盪。

  • 流程改造:企業可針對內部作業流程,透過設計思考找出痛點,重新設計標準作業程序(SOP)。

  • 生活問題解決:設計思考能幫助個人分析日常挑戰,如規劃居家空間、時間管理或健康習慣改善。

設計思考的精神在於 「跨領域合作、使用者中心、持續迭代」,不論是教育、商業還是公共服務領域,都能產生實際價值。


結論:設計思考應用的價值與未來展望

設計思考是一個以人為本、系統化的創新思考框架,可用於產品開發、服務設計、教育教學與公共健康領域。其核心價值包括:

  1. 促進創新與創造力:透過組合、消除、改變與反向策略,激發創新點子。

  2. 提升溝通與合作能力:跨領域協作與使用者研究,強化團隊互動。

  3. 建立系統化思考流程:從問題定義到原型測試,提供從思考到實踐的邏輯架構。

  4. 擴展應用領域:不僅適用於商業產品與服務,也可應用於教育、公共衛生與生活解決方案。

綜合而言,設計思考不只是方法論,更是一種思維模式與文化,它強調 理解使用者、勇於創新、持續迭代。企業與教育機構若能善加運用設計思考,將能有效突破競爭挑戰,創造具市場價值的產品與服務,並培養學生及團隊的創意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