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消委會氣炸鍋致癌測試全解析】氣炸鍋致癌風波真相、合格名單與選購指南

氣炸鍋近年成為台灣與香港家庭最熱門的家電之一,不論是炸薯條、雞翅或燒腩仔,只需少油即可炸出香脆口感。然而,根據消委會氣炸鍋推介與2025最新報告,測試12款市售氣炸鍋後,發現當中有6款氣炸後的食品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其中伊瑪牌 Imarflex IHF-26E 的檢測值更高達7,038微克/公斤,比歐盟基準水平高出約13倍。這項消息震撼市場,也引發「氣炸鍋致癌」的疑慮。


一、氣炸鍋為何會致癌?丙烯酰胺從何而來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義,丙烯酰胺屬於第2A組「可能令人類致癌物質」。它不是來自鍋具材質,而是源於食物加熱時的化學反應。當食物中的澱粉與胺基酸(如馬鈴薯、麵包等)在高於120°C的環境中加熱時,就會產生丙烯酰胺。

氣炸鍋的原理正是以高溫熱風環繞加熱,若溫度設定過高、時間過長,就可能使食物表面焦化、褐變,導致致癌物質生成量激增。這也是為何消委會指出部分氣炸鍋的食譜設定不合理,造成食物中丙烯酰胺超標。


二、消委會氣炸鍋致癌測試結果總覽(2025最新)

以下是消委會2025年氣炸鍋測試重點摘要,比較各品牌在丙烯酰胺含量及安全設計方面的表現。

品牌/型號丙烯酰胺含量(微克/公斤)是否超歐盟基準(1,000 μg/kg)絕緣距離安全性消委會整體評價
I牌 IHF-26E7,038超標13倍有疑慮⚠️ 高風險
Philips HD9252980合格安全✅ 推介
Tefal EY401D1,250稍高安全⭕ 良好
Tastec BYTT1898WHZ890合格安全✅ 消委會推介
Xiaomi MAF021,100稍高邊界值⭕ 尚可
K牌 Villa AF-551,800超標絕緣距離不足⚠️ 不建議使用
Bruno BOE-083920合格安全✅ 推介
X陽  KL35-VF1531,560超標邊界值⚠️ 需留意
Cosori CAF-L501960合格安全✅ 高分推薦
美的 Midea MF-TN20A1,430超標安全⭕ 一般
Shanben AF700870合格安全✅ 安全首選
K牌 5L1,720超標2倍絕緣不足❌ 不合格
資料來源: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25年《氣炸鍋安全與丙烯酰胺測試報告》
 

三、消委會指出的三大安全疑慮
  1. 丙烯酰胺含量差異極大:測試顯示不同品牌之間的薯條丙烯酰胺含量可相差達68倍,顯示設計與溫控精準度差異極大。

  2. 三款產品絕緣距離不足:消委會強調,有部分氣炸鍋在高溫運作下可能出現電氣絕緣不足,存在觸電風險,必須謹慎選購。

  3. 高溫時間設定不合理:某些廠商附贈食譜建議的時間與溫度過高,導致致癌物生成上升,建議用戶自行調低10°C與縮短1~2分鐘時間烹調。


四、氣炸鍋 vs 焗爐:哪一種更健康?

許多用戶好奇「氣炸鍋 vs 焗爐」哪一種更安全。其實兩者的原理相似,皆以熱風循環方式加熱,但氣炸鍋腔體更小、溫度上升更快,導致局部溫度偏高,更容易產生丙烯酰胺。

指標氣炸鍋焗爐(電烤箱)
加熱方式高速熱風循環均勻熱對流
烹調時間短(10~20分鐘)長(20~40分鐘)
油脂需求幾乎無需少量油脂
丙烯酰胺風險中高(取決溫控)中等
適合料理炸物、肉類烘焙、焗飯、烤魚
健康指數需留意控制溫度穩定安全性較高

因此,若重視健康飲食與安全,建議可選擇氣炸鍋焗爐二合一產品,例如部分品牌推出的「氣炸焗爐」系列,能兼顧熱對流與均勻加熱效果,降低致癌風險。


五、2025年氣炸鍋合格名單與推薦榜

根據消委會氣炸鍋推介結果與測試報告,以下五款產品在丙烯酰胺含量、安全設計與能源效率上皆表現良好,可列入氣炸鍋排行榜2025推薦

  1. Tastec BYTT1898WHZ 氣炸鍋 – 烹調均勻、熱風穩定,丙烯酰胺含量低於歐盟基準。

  2. Philips HD9252/90 – 全球暢銷款,具備精準溫控與多段時間調節。

  3. Bruno BOE-083 – 適合小家庭使用,內膽設計導熱均勻。

  4. Cosori CAF-L501 – 美國高評價機型,薯條與雞翅皆可低溫炸脆。

  5. Shanben AF700 – 性價比高、安全性佳,榮獲消委會高分評價。


六、避免「氣炸鍋致癌」的安全使用建議
  1. 控制溫度: 不要超過200°C,加熱時間不宜過長。

  2. 避免過度焦化: 食物表面出現深褐色時應立即取出。

  3. 食材選擇: 減少澱粉類食物高溫炸製,如馬鈴薯條、麵包等。

  4. 使用預熱功能: 確保食物均勻受熱,減少局部過熱。

  5. 定期清潔油槽與濾網: 防止油脂殘留導致二次污染。

  6. 參考合格名單購買: 優先選擇經消委會測試合格產品。


七、氣炸鍋在家庭家電中的角色

在現代家庭中,氣炸鍋已成為家用家電的主力成員之一。對於上班族與小家庭而言,它兼具快速、省油、少煙的優點,是取代傳統油炸鍋與焗爐的重要產品。然而,「方便」不代表「絕對健康」,消委會氣炸鍋2025報告提醒消費者:正確使用、選擇合格品牌、注意烹調條件,才能兼顧美味與安全。

八、氣炸鍋使用10大提醒
  • 控制溫度與時間:避免長時間超過200°C的高溫烹調,薯條、雞翅等建議在180°C~190°C之間烘炸即可。過高溫度會讓食物表面焦化,產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

  • 避免食物焦黑或過度上色:食物表面出現深褐色或焦黑代表加熱過度,建議立即取出;薯條、麵包等澱粉類食材更要注意顏色變化。

  • 勿過度填滿炸籃:氣炸鍋依靠熱風循環加熱,若炸籃塞太滿會導致受熱不均,部分區域溫度過高、部分未熟,增加致癌風險。

  • 烹調前適度預熱:預熱約3~5分鐘可讓內腔溫度穩定,有助於縮短烹調時間並降低焦化機率。

  • 澱粉類食材先浸水或焯燙:馬鈴薯、芋頭等食材先浸水10~15分鐘可去除部分澱粉,能顯著降低丙烯酰胺的生成量。

  • 烹調中可中途搖晃或翻面:讓食材受熱更均勻,防止局部過熱或焦化,炸物外酥內嫩更均衡。

  • 定期清潔炸籃與加熱管:油脂與食物碎屑若長期堆積,會在下次加熱時碳化、產生煙霧與異味,也可能釋出有害氣體。

  • 避免使用噴霧油或非耐熱容器:
    某些噴霧油含推進劑,遇高溫易產生有毒氣體;另應使用可耐200°C以上的烘焙紙或耐熱玻璃器皿。

  • 遵循品牌建議與合格食譜:消委會指出部分廠商的烹調設定過高,建議依照氣炸鍋合格名單中推薦品牌提供的官方食譜操作最安全。

  • 保持良好通風環境:氣炸過程可能產生油煙或氣味,應在廚房通風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油煙長期積聚影響呼吸健康。

小結:氣炸鍋不是健康的萬靈丹

氣炸鍋的確能減少油脂攝取,但若溫度設定不當,反而可能增加致癌風險。根據消委會氣炸鍋致癌檢測,消費者在選購時應優先參考氣炸鍋合格名單,並依據廠商建議調整時間與溫度。若想同時兼顧健康與口感,可考慮氣炸鍋焗爐二合一機型。「少炸、多蒸、多烤」才是真正的健康烹調原則。正確使用氣炸鍋,才能讓這項家電在家庭餐桌上扮演「輕油健康」的好幫手,而非「隱形致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