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法規完整解析:陽台面積、雨遮、開口檢討與附屬建物規範

在台灣買房、裝修或規劃新建案時,陽台常常是爭議的重點。很多人會問:總樓地板面積包含陽台嗎?陽台面積法規怎麼算?陽台雨遮能不能封?如果陽台面積超過1/8會怎樣? 這些問題都與《建築法》及《建築技術規則》息息相關。以下將針對常見的 陽台法規 進行完整解析,讓你在買屋、裝修或設計時避免踩到違建紅線。


陽台定義與附屬建物法規

依據《建築法》與《建築技術規則》規範,陽台屬於附屬建物,與主建物相連,通常用於通風、採光、晾曬衣物或安全避難。

  • 附屬建物法規:包括陽台、露台、雨遮等設施。

  • 陽台定義:外牆外凸出的空間,需保持通風、採光及逃生功能。

  • 登記規範:陽台可以登記在權狀上,而露台自2018年後不再能登記。

👉 小提醒:附屬建物若經擅自加蓋或外推,會被認定為違章建築。


陽台面積法規與計算方式

很多人關心 總樓地板面積包含陽台嗎?
答案是:不一定要計入,但需符合條件。

  • 不計入樓地板面積的陽台條件

    1. 每層樓的陽台面積 不得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的10%

    2. 深度在 2公尺以內

    3. 每層陽台面積 不足8平方公尺 的情況下,可以做到8平方公尺。

  • 陽台面積超過1/8時
    《建築技術規則》規定:若每層陽台面積與梯廳面積之和,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的15%,超過部分要計入樓地板面積

📌 也就是說,陽台面積並非完全不計入,而是有比例限制,超過門檻就必須列入計算。


陽台計入建築面積的判斷

常見問題是:什麼時候陽台會計入建築面積?

  1. 符合10%以下規範 → 不計入。

  2. 超過規範(例如面積超過1/8或15%) → 超過部分必須計入。

  3. 雨遮與花臺突出超過規範 → 也會被計入。

項目不計入建築面積條件必須計入建築面積情況
陽台深度≦2公尺,且≦樓層10%超過樓層10%或深度過大
雨遮深度≦1公尺深度>1公尺
花臺裝飾用途、尺寸合理超過規範凸出外牆
陽台+梯廳面積≦樓層15%超過15%

此表格可快速判斷,避免裝修或設計時誤觸法規。


陽台雨遮法規與限制

雨遮(屋簷)是許多人在設計陽台時會加裝的部分,但需注意法規:

  • 陽台雨遮法規:深度 1公尺以內 可不計入樓地板面積。

  • 超過1公尺:必須計入建築面積。

  • 功能定位:僅限遮雨、遮陽,不能封閉成室內空間。

👉 若將雨遮封閉或加裝窗戶,會被認定為「陽台外推」,屬於違建。


陽台開口檢討法規

陽台設計需符合 透空率與安全規範

  1. 開口透空率需達70%以上,不得封死。

  2. 不能凸出外牆10公分以上

  3. 至少留設一處緊急逃生開口

    • 開口寬度≧75公分

    • 高度≧120公分

    • 或留設直徑1公尺以上的圓孔

這些規定確保陽台仍保有逃生功能,不會被封死成儲藏室。


工作陽台法規與限制

台灣許多住宅會規劃 工作陽台,常用於洗衣機擺放、曬衣及管線配置。

  • 工作陽台法規重點

    1. 必須保持通風、排水暢通。

    2. 不得加裝封閉式鐵窗,避免妨礙逃生。

    3. 若設置防護設施,需符合透空率70%以上。

    4. 若有12歲以下兒童或65歲以上長者居住,需設置防墜落裝置。

👉 設計工作陽台時,切勿為了收納或美觀而完全封閉,否則會違反法規。


陽台裝修與違建風險

依據《建築法》第77條之2,未經申請許可的建築增建皆屬違建。常見的違規行為包括:

  • 陽台外推(拆除外牆並加窗)。

  • 雨遮加大超過法規限制。

  • 全封閉式鐵窗、玻璃窗,導致逃生開口被封死。

違建若被查報,可能會面臨 強制拆除,且影響房屋轉售價值。


總結:陽台法規關鍵整理
  • 附屬建物法規:陽台、露台、雨遮皆屬附屬建物。

  • 陽台面積法規:不得超過樓層地板面積的10%,否則需計入。

  • 陽台面積超過1/8:需依規定併入樓地板面積計算。

  • 陽台雨遮法規:深度≦1公尺不計入,超過則必須計入。

  • 陽台開口檢討法規:透空率70%以上,至少留設一處逃生開口。

  • 工作陽台法規:需保持通風排水,不能封死逃生通道。

👉 結論:在設計或購屋時,務必清楚了解 陽台計入建築面積的條件逃生安全規範,才能避免後續違建爭議與拆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