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截水溝設計全攻略:尺寸、排水溝做法、坡度補救與無門檻乾濕分離重點解析

浴室截水溝設計要有效排水又不積水,關鍵在排水溝尺寸選擇、排水孔做法與洩水坡度施工正確。實務經驗顯示,截水溝應設於磁磚十字縫、遠離矽利康填縫處、利用浴室降板工法拉出洩水坡度,搭配無門檻乾濕分離或擋水條人造石規劃,可避免浴室積水及滲漏問題。


浴室截水溝尺寸與類型選擇

市面浴室截水溝尺寸多為:

  • 10x10cm

  • 10x30cm

  • 10x60cm

  • 10x80cm

  • 10x100cm(可訂製長度,常見長度如130cm)

建議依 浴室面積、使用人數及排水量決定尺寸。例如小坪數浴室可選 10x60cm,家庭浴室淋浴區可選 10x80cm 長型排水溝。


浴室排水溝與排水孔做法

浴室排水溝分長條型集水槽與傳統點排水孔兩種:

長條型浴室排水溝

✅ 集中截水、防止外溢
✅ 適合無門檻乾濕分離使用
✅ 可搭配石材、磁磚蓋板隱藏式設計
✅ 排水集中且排水速度較快

傳統點排水孔

✅ 成本低、施工快速
✅ 可搭配浴室降板工法拉坡排水
✅ 需注意排水孔位置,建議設於磁磚十字縫

浴室排水孔做法建議:
✅ 設置於馬桶、洗手台間的角落
✅ 避免設於整塊地磚中央
✅ 配合泥作施工調整角度確保洩水順暢
✅ 可利用 A 型不銹鋼集水槽搭配 φ2″ 標準配管,或客製 φ1.5″ 配管應用於小空間浴室


浴室降板工法與洩水坡度施工重點

  • 浴室降板工法是將樓地板下沉約 8~15cm,使浴室地面比室內低,以利洩水與乾濕分離。

  • 洩水坡度標準:

    • 大洩(1/50):每 50cm 高差 1cm

    • 小洩(1/100):每 100cm 高差 1cm

淋浴區常採 12% 坡度,100cm 長度落差 12cm,使水往排水溝集中,避免積水。

若完工後發現洩水不良,可透過局部研磨磁磚或重做洩水坡度補救。


浴室截水溝設計比較表

以下整理浴室排水常見做法,方便快速比較:

項目長條型截水溝傳統點排水孔
排水速度普通
適合乾濕分離
尺寸彈性可訂製長度固定尺寸
施工難度中高
清潔便利性須定期清理槽內頭髮髒污排水孔需常拔頭髮清潔
美觀度隱藏式好搭配磁磚可見排水孔蓋
常見施工位置淋浴區蓮蓬頭下方馬桶旁角落

浴室擋水條人造石與無門檻乾濕分離搭配

若不想做浴室降板工法,也能使用 浴室擋水條人造石製作 2~4cm 擋水條,實現簡易乾濕分離。但若擋水條過高,會遇到「浴室門檻太高怎麼辦」的困擾:

✅ 若不想跨門檻,可採 無門檻乾濕分離設計,搭配長條型排水溝於玻璃門下方截水,防止水外溢。
✅ 若門檻過高,可使用角磨機切割降低或局部拆除重做門檻高度。


浴室排水孔改位置需注意的細節

若需要浴室排水孔改位置,須考量:

  • 排水管坡度是否足夠

  • 是否需要重新拉排水管與防水層重做

  • 是否影響其他管線

若原樓地板已澆置,改位置施工成本高,建議施工前先與設計師及水電師傅確認排水孔位置與坡度規劃。


排水速度與防堵小技巧

  • 定期清潔排水溝及地漏(建議 1 週至少 1 次)

  • 可倒入 小蘇打粉 + 白醋 + 熱水(非滾水)疏通排水孔

  • 安裝 防臭防蟲地漏芯避免臭味回流及蚊蟲孳生


施工選購提醒

✅ 下單前確認排水口位置(中心 or 側邊)
✅ 確認排水孔尺寸(φ2″ or φ1.5″)
✅ 若採長條型排水溝,可加 Line 客製長度、出水口位置
✅ 長度超過 100cm 建議選用厚度 ≥ 1.2mm 不鏽鋼避免變形


總結:實用且有效的浴室截水溝設計關鍵

1️⃣ 確認適合的浴室截水溝尺寸與長度
2️⃣ 決定長條型排水溝或傳統排水孔做法
3️⃣ 採用浴室降板工法搭配正確洩水坡度,確保水流順暢
4️⃣ 搭配無門檻乾濕分離或人造石擋水條依需求設計
5️⃣ 排水孔位置需規劃在磁磚十字縫,遠離矽利康填縫處
6️⃣ 定期清潔排水溝與地漏,避免堵塞

透過以上完整規劃,不僅能有效改善浴室積水、排水不順問題,也讓浴室維持乾爽與整潔,延長使用壽命,減少漏水風險。